0123铜的细菌浸出试验及生产实践

   2022-05-23 3470
核心提示:铜的细菌浸出试验及生产实践(1)铜官山老采区细菌浸矿工业试验  ①浸矿地区概况  浸矿地区为松树山5米矿段的老采区。地表已陷落,原矿体属于接触带中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矿石属于硫化矿中后期氧化阶段。硫酸盐化较剧烈,物相组成复杂,包括地表覆盖物和残留矿石两部分。地表覆盖物有铁帽、红土层和黄色粘土层,铁帽含铜品位0.2~0.5%,粘土层含铜品位0.2~0.25%

铜的细菌浸出试验及生产实践(1)铜官山老采区细菌浸矿工业试验  ①浸矿地区概况  浸矿地区为松树山5米矿段的老采区。地表已陷落,原矿体属于接触带中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矿石属于硫化矿中后期氧化阶段。硫酸盐化较剧烈,物相组成复杂,包括地表覆盖物和残留矿石两部分。地表覆盖物有铁帽、红土层和黄色粘土层,铁帽含铜品位0.2~0.5%,粘土层含铜品位0.2~0.25%,均属低品位矿。由于品位低,金属赋存条件复杂,尚不能被目前采选工业所利用。在残留矿中原生硫化矿以黄铁矿、含铜磁黄铁矿为主,占34.2%,氧化矿(包括次生硫化矿及氧化铜)占35.1%。铁帽含铜约占30.7%。  松树山早在唐代已开始开采,矿体内留有大量空洞,5米以上曾用崩落法进行开采,故顶盘及地表覆盖物均已陷落。覆盖物蔬松利于渗水,这是浸矿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是:地表不平整,布液不均匀,残留矿石被覆盖包裹,菌液难于进入。  ②工艺流程  利用生物的催化作用将硫酸亚铁氧化成硫酸高铁浸矿液。采用喷洒布液法,将菌液洒到地表渗滤场,通过地表覆盖物和残留矿石渗滤浸矿,浸出液由原来采矿坑道聚集在水仓,用耐酸泵扬至地表。富铜液进入铁置换柱进行铁置换,产生粉状沉淀铜;尾液配酸后注入细菌再生池,充气每繁殖细菌将Fe2+氧化为Fe3+制备菌液。菌液和多余尾液混合调酸后再扬至地表喷洒浸矿。贫矿液化为补充水返回淋浸(下图所示)。

老采区细菌浸矿工艺流程  ③渗滤技术参数  浸矿液中全铁、Fe2+、Fe3+浓度和比例:  分别用全铁浓度2、4、6、8、10克/升和不同比例(Fe2+和Fe3+)的浸矿液渗滤,其中pH=2.0±0.05。  通过对比,浸矿液pH=2.0±0.05,Fe=6克/升,Fe2+=3克/升,Fe3+=3克/升时,浸矿效果较好。超过这一指标时效果不显著。但目前现场试验,全铁浓度仅能达到1.5-3克/升。只能做到控制Fe2+、Fe3+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摸索提高全铁浓度的途径。  渗滤强度和轮休制度  单位面积上的喷水量(渗滤强度)直接影响到浸出规模和浸出液铜离子浓度。该矿以100米2每小时用1米3的喷水量时,浸出液最终平均品位将提高15%左右,酸耗也相应下降。因此推存渗滤强度以每100米2每小时为1米3。应下降。因此推荐渗滤强度以每100米3每小时为1米3。因试验正在进行,轮休周期还待摸索。

①工业试验主要指标   

    渗滤场灌水面积   40002

    浸矿液平均产量   3683/

    平均Cu浓度  0.41/

    月浸出铜量  4610公斤

    最高的浸出铜量   323公斤/

    浸出液流失率40-50%

    尾水平均品位     0.067/

    铜回收率    93%

    海绵铜品位  60%左右

  (2)水口山柏坊铜矿用细菌浸出处理含铜尾矿  水口山矿务局柏坊铜矿,地表堆积着大量含铜和稀有金属的贫矿和尾矿。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帮助和指导下,发展了用硫酸1 细菌浸出回收尾矿中的铜和稀有金属的研究工作,并于1972年正式投入生产。  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硫酸-细菌浸出贫矿石的工艺,可以综合浸出矿石中的铜和稀有金属,回收率较高、操作简便、设备少、成本低,是一个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有效途径。  该矿含铜尾砂的特点是:除铜外伴生有稀有金属,矿石呈酸性,但脉石碳酸盐含量较高,粒度细(1毫米),呈粘性,渗滤性能差。尾砂的品位及铜矿物相组成列于下表。

细菌参与硫酸高铁溶浸尾砂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细菌浸出处理尾砂工艺流程    含铜尾砂有浮选昆砂、重选尾砂和矿泥三部分,均是目前处理的对象。    浮选尾砂,粒度为99%--20目,渗滤性好,可直接单独溶浸。    重选尾砂,粒度为-2毫米者约占95%,渗滤性更好,可直接单独处理。    矿泥,系浮选尾砂与重选尾砂的细粒冲刷下来堆积而成,呈细粒状,无法单独渗滤溶液,故采取与重砂混合(1:1)处理。    ①细菌培养    菌种是采用铜官山铜矿分离筛选出的氧化铁硫杆菌9号菌株,细菌培养采用列仁无基亚铁培养基。培养条件见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当Fe2+浓度、温度、pH值等条件大致相同时,细菌氧化亚铁的速度和接种量关系极大,为了快速培养出细菌高铁浸矿剂和减少压风动力消耗,应扩大接种量或连续培养。    ②渗滤浸出    浮选尾砂含铜0.11~0.2%,重选尾砂含铜1.25~1.5%两种尾砂都有稀有金属。    由于尾砂粒度细、难渗滤,故采用浸出池进行生产,先加酸化水中和矿石中的碱性脉石,待溶液pH值达2.0左右时,加入含菌高铁(Fe2+)的浸矿剂或浸出贫液(指含铜和稀有金属降低,Fe2+较高的浸出液)进行循环浸出,直至浸出液铜、稀有金属较低为止。然后,加铜稀有金属含量极低的细菌高铁液,当浸出液浓度更低时,再用水洗两三天排料。尾砂浸出时间为二十天,浸出结果列于下表。   

③铜的回收    经吸附稀有金属后的尾液含铜约2~1.5(克/升),采用铁或废铁置换沉积法使铜呈海绵铜回收。置换过程的操作条件为:    A.置换液含铜越高越好,含铁应尽可能减少,pH=1.8~2.0。    B.当溶液pH在1.5左右,铜浓度在2~4(克/升)时,耗铁比为铜的2~2.5倍。当pH为2左右,铜浓度较高时,耗铁比铜的1.5倍。    C.置换时间与温度、废铁质量和数量、溶液酸度及置换式有关,一般在温度﹥20℃通气情况下,6小时即可置换完毕    D.置换后立即排放尾液,调节尾液中Fe2+浓度和酸度回作细菌培养液用。    ④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稀有金属的总回收率75~80%,铜的总回收率70~75%(出率75~80%,沉淀率90~95%)。海绵铜含铜60~ 65%,每吨矿料耗硫酸40~45, 公斤,每吨铜耗铁2.5吨折算纯金属每吨铜的成本为2000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业界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业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