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勘经济发展普遍面临下滑态势,迫切需要地勘单位适应社会需求的改变,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突破。利用5个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资源利用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使地勘单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质增效的效果。
01
机制创新
要确立市场意识,引入市场机制并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地勘经济的工作重点、服务内容和经营决策要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来提高地勘单位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按照市场机制整合内部资源,增强各专业经营实体的竞争力,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使整个单位形成锐意进取的合力,激发内在的发展动力。
重点对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进行优化创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起一只稳定、主动、专业的队伍,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奠定人才基础。
02
管理创新
要着力通过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使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化转变。
需要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项目各阶段的控制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奖罚到位,实现自项目论证、投标、实施到竣工的全周期管理,对其质量、安全、进度、资金实现全程监控,有效减少项目风险,真正实现项目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的效益。
03
资源利用创新
要充分了解自身可用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质、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外部资源主要包括客户资源、协作队伍资源和信息资源、外部环境资源等。
在资质建设方面,要针对产业链发展规划,制定资质发展规划,对资质申请或升级需要的各种条件,例如人才、设备做好规划工作,为拉长产业链奠定良好基础。在资产管理方面,对延长产业链所必须的设备和能产生重大效益的设备要优先引进,同时建立实时动态管理体系,实现设备信息的动态跟踪、实时监控、效能评价、按需调配,对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保养、更新、报废等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反映生产诉求和效能成果。
在协作队伍资源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地勘主业协作队伍管理工作,提升协作队伍“经济实力、安全管理工作、技术力量、履约情况以及配合情况”五大能力,从而保障地勘产业施工的规范化、资质使用的程序化和资金往来的安全性。
在利用外部环境资源方面,要加强对国家宏观重大政策(例如“一带一路”)的研究工作,将研究结果直接用于经营工作中,要么调整相关产业发展思路,要么及时整合形成整体竞争力,从而提升地勘单位市场适应能力。此外,要争取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谋求融入并引领地方政府和客户的需求,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和营造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外部环境。
04
科技创新
要进一步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专业技术含量。
充分利用科研中心、院士工作站、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引导开展各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尤其是单位发展急需的课题。
进一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成果转换,从而拓展新业务和新兴领域,提升原有专业的技术含量。
05
服务创新
要求地勘单位找准自身定位,利用自身专长,调整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这就要求重点明确主业经营策略,将核心业务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先者,获得标准制定权和行业话语权。
谋求向上下游拓展做大做强“大地质”工作,由单一的基础地质拓展到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等,真正实现从传统地质向“大地质”的转变,拉长产业链,培育可持续发展、可以依托的有形产业并获得稳定的盈利能力。
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抓住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省内、省外、国外、海洋四线联动,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