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德桢:一生只做研究稀土元素的工匠

   2023-02-15 4790
核心提示:倪德桢:一生只做研究稀土元素的工匠   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倪德桢,196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包头,成为了支援边疆建设大军中的一员,1963年3月,他调入包头冶金研究所(现包头稀土研究院),从此便开始了与稀土的“相伴”     “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倪德桢,1962年大学毕业后来

倪德桢:一生只做研究稀土元素的工匠


  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倪德桢,196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包头,成为了支援边疆建设大军中的一员,1963年3月,他调入包头冶金研究所(现包头稀土研究院),从此便开始了与稀土的“相伴”

    “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倪德桢,196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包头,成为了支援边疆建设大军中的一员,1963年3月,他调入包头冶金研究所(现包头稀土研究院),从此便开始了与稀土的“相伴”。
 
    “为了让我们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当时的包头冶金研究所经常派我们去北京矿冶院和有色金属研究院学习实践,只要是有这样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从新手上路到逐渐入道,倪德桢一头扎入稀土元素分析检测的事业中,一干就是34年,期间历任分析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敢于突破创新,采用化学、量子吸收光谱、等离子光谱、等离子质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形成了诸如钢铁中碳硫快速分析,湿法萃取流程中间控制分析,金属、合金、磁性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荧光粉的成分分析等一套套效率高、效果好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创立都成为最宝贵的财富。正是靠着这样一种工匠精神,让他逐渐揭开了数十种稀土元素分析的面纱。

     几十年来,倪德桢在国内外各类杂志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 1991年他应邀参与编写由冶金出版社出版的《稀土》第十六章稀土分析部分;1994年由他主编的《稀土冶金分析手册》,一经出版,便成为了稀土分析界人手必备的“新华字典”。在业内人士看来,倪德桢的研究创新对于我国稀土产品化学方法标准的制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73年倪德桢主持了稀土产品化学分析方法冶金部标准制定,涵盖26个分析项目、28个分析方法的内容。1979年通过鉴定验收,被评为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1978年,由他参加起草的“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获得有色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创新性地以等离子光谱、X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高频红外等仪器分析技术取代了原冶金部的YB35-64标准,使方法更为先进和准确。1993年,他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生产研究”中的子项目“高纯单一稀土分析方法的研究”,倪德桢大胆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等离子质谱,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完成了大于99.99%纯度的氧化镧、氧化镨、氧化钐、氧化钕、氧化铒中十四个稀土杂质的测定,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度,也因此荣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倪老离开了心爱的分析检测岗位,调任生产经营处处长,于2001年退休。

岁月流逝,初心不改。如今的倪德桢年逾古稀,却依然心系稀土事业的发展,他组织包头稀土研究院理化检测中心的年轻人重新编写了《稀土冶金使用分析》一书,继续为稀土研究事业贡献力量。来源:包头日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业界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业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