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西走廊张掖市甘州区一片戈壁滩上,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现场一派繁忙。巨大的矿热炉里火焰熊熊燃烧,工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不停。
该项目是甘州区围绕省委提出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布局、实施“四强”行动部署和市委“一屏四城五区”发展定位、实施工业突破行动,充分挖掘甘州区丰富矿产资源和富余电力资源优势,谋划实施的重大产业项目。
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的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是张掖市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制造、绿色发展新型项目,也是硅系新材料产业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支撑项目,被列入甘肃省“十四五”原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2022年甘肃省重大建设项目。
图为在甘肃河西硅业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巨大的矿热炉里火焰熊熊燃烧,工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不停。赵琳 摄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65亿元,占地面积775亩,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建设12×33兆伏安矿热炉+精炼系统,配套高效烟气净化回收微硅粉系统和环保系统、余热发电机组等。
“我们生产的产品为工业硅,是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主要原材料,也是绿色能源太阳能的产业链前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开发等各个工业领域。”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民表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发挥硅产业链主体作用。
自2021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该项目跑出项目建设的“张掖速度”。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标志着张掖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特色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引领全省工业突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就地消纳本地富余电量25亿度,吸纳800多人就业,预计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利税1.5亿元,对消减本地电力外输压力、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延展多晶硅、有机硅产业链,打造百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2月8日,该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一号矿热炉每日生产40吨工业硅,月产量1200吨,产品全部销往甘肃省外。目前,一期9万吨工业硅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2023年12月底2台电炉投入试运行、企业升规入库,明年8月底前其余2台电炉投入运行。
王建民说,公司抢抓全省“十四五”规划打造清洁能源及新材料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战略机遇,立足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充沛的电力资源优势,把以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作为发展方向,完善提升硅基产业链体系,力争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硅系新材料生产企业。